第137章 大结局

    ——《杨惠禾番外》

    我入寿王府的那一年,我十二岁,被赵恒一眼看中,选为妾室。

    据我身边近身的伺候的老嬷嬷以及曾经的王府指挥使张耆说,寿王殿下看到我的眼神,跟当年第一眼见到刘绥的时候,一模一样。

    据张耆凭借男人的直觉来说的话,就是一种被击中的感觉。

    寿王殿下很喜欢我,是真的很喜欢我,在空闲的时候,他总是会让我陪着他。

    是的,是在空闲的时候,而在他忙的时候,他身边替他分担的女人,就是我未来的好闺蜜,刘绥。

    估计是因为我年龄太小的缘故,毕竟当时我的夫君已经是一个三十几岁的人了,且朝政繁忙,身为未登基的太子,要处处小心谨慎,对小姑娘的耐心,没那么多。

    幸得那个叫刘绥的女人,愿意在空闲的时候,教我一些东西,能让我凭借除了美貌之外的东西,继续获得太子殿下的宠爱。

    我嫁入王府两年后,我的身份就改变了,因为我的丈夫顺利登基,成为了大宋的官家。

    而我也晋封为了正五品才人。

    陛下初登基的时候,最喜欢我陪在他身边,又过了几年,沈才人入宫后,陛下最喜欢我和她一块儿陪在他的身边。

    陛下说,我生的聪明貌美,嘴甜善于奉承,政事烦闷休闲时,总是喜欢听我的话,因为这样能让他获得放松的快乐。

    我立即就明白了我在他身边的定位,于是我就将我的这个作用,发挥到极致。

    后宫里,从来不争宠的除了皇后郭灵媛,就只剩下跟陛下一般大的连个名分都没有的刘绥了。

    她一点名分都没有,更像是在书房伺候的女官,在陛下身边特别能说得上话。

    她不是殿下身边一般的女人,我在王府的时候就深知这一点,因为张耆曾经拿我和殿下的初遇和殿下和她的初遇比较过。

    一个女人,能得陛下这么多年的惦记,连色衰爱弛之后,陛下依旧想着把最好的东西送到她的时候。

    当年先帝让陛下把她赶出府,陛下阳奉阴违,没把这件事情做成,反而还金屋藏娇起来,等到他成了九五之尊,就赶紧把她接进宫了。

    又担心她受那些身份高贵的妃嫔的欺负,不敢在宫里对她特别的特殊对待,害怕给她树敌,让她先获得了他所有妃妾的认可。

    我一步步地见证着她成为美人,成为德妃,成为皇后,我始终站在她的身边,做她做好的朋友。

    当初,陛下从李氏手里给刘绥抱养了孩子,刘绥年纪大了,且有政事要处置,没法事事都看着这个精贵的独苗,又不能叫李氏给亲自照看,刘绥便把这个孩子的抚养权全权交给了我,让我日日看护着这个孩子。

    是以,这个孩子在我的精心照料下长大,顺顺利利地长到了成年。

    因为我这认真照料的功夫,给予了赵祯另一份慈善的母爱,是以等赵祯继位后,他召了我的侄子杨永德入宫觐见,想要给他诸司副使的官职。

    我赶紧辞了这个官职,我知道侄子不是个什么上道的人。

    “小儿岂胜大恩,小官可也。”

    赵祯有些难过,他看了一眼刘绥,见刘绥也微微点头,便该为任命我的侄子为右侍禁。

    赵祯跑走了,因为刘绥为他新立的皇后来找他了。

    我看着他跑远的动作,他表面上看起来非常讨厌这个皇后,恨不得立即废了他,但我知道,真的把她废了,他反而又会舍不得。

    因为这个皇后啊,让这个宫里啊,有了点人间烟火气,有了家的感觉。

    这也是刘绥选了郭氏而不是张氏的原因。

    张氏美则美矣,但不适合和皇帝做夫妻,只适合做宠妃。

    这是刘绥的想法。

    事实上,在我看来,这个小皇帝啊,他就是喜欢好看的人。比如已经被刘绥嫁给她侄子刘永德的遂国夫人王氏。

    王氏过分美丽,刘绥觉得她太好看了,且举止轻浮,不适合做皇后。

    事实上刘绥的想法没有错,王氏的确是轻浮的,她嫁人之后,官家要她时常入宫,她还当真时常入宫了。

    虽然有些话入不得我们这些贵人的耳朵,但到底还是能听到风声的。有一次我听到下人们在嚼舌根,说遂国夫人的儿子,不是刘绥侄子的,而是官家的。

    长得像不像倒是次要的,他们就是觉得遂国夫人天天入宫,甚至在宫里待的时间,都比夫家的久。

    (作者PS:不过肯定私生子,因为后面赵祯愁生不出儿子都要割腕自杀了,是被董氏救下才没事,如果那真的是赵祯的血脉,他一定会想尽办法让他认祖归宗。当然,这种考虑,是在低估了他对于自己名声的情况下,毕竟他不是李隆基那样的皇帝。不过这父子俩真是诡异,都被人以为有私生子,反正谁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宋真宗也有一个疑似私生子张茂实,据说宋仁宗当时子嗣艰难的时候,有人为了搞张茂实,将这件事情捅出来,吓得人家赶紧自请左迁出京了。不过宋真宗这个所谓的私生子,更像是当时宫里孩子太少了,他觉得这个孩子合眼缘,既然是乳母的孩子,就干脆放在宫里养养增增人气也好。因为这则谣言通俗的说法是,宋真宗时期,有个宫女朱氏进宫,负责陪伴即将诞生的皇子,据说朱氏长得十分貌美,在皇子赵祐将要降生时,宋真宗对外宣称是为皇子找了个孕妇乳母朱氏,不久朱氏生了个儿子,宋真宗十分开心,对朱氏说:“这孩子长得白白胖胖的,一看就是有福之相,就叫茂实吧,不如就留在宫中陪刚出生的皇子赵祐吧。”就这样皇子赵佑童年最重要的玩伴张茂实陪伴他一起长大。皇子赵祐8岁去世,宋真宗将朱氏赐给宦官张景宗为“妻子”,茂实从此成为张景宗的养子,名叫张茂实,后来一直在禁军中任职。这个谣言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赵祐出生于公元995年,而赵恒997年才登基,赵恒不可能因为赵祐刚降生找乳母进宫的,那个时候赵祐都两岁三岁了,也该断奶了。而且,当时乳母朱氏并没有丈夫,若真的是赵恒的孩子,赵恒将之纳进宫也不会有什么问题,毕竟刘娥也是二婚,她丈夫都还在,赵恒依旧纳了刘娥,可见赵恒并不是很在意二婚的事情。所以只能猜测,赵恒是一个善良的人,单纯地对这个看起来白白净净的孩子表示喜爱了,反正皇子也需要一个玩伴,自小培养的感情总是亲近些,日后也可以作为皇子的助力。)

    (当然,还有一种说法,据《宋史.张孜传》:张孜(即张茂实),开封人。母微时生孜,后入宫乳悼献太子。孜方在襁褓,真宗以付内侍张景宗曰:“此儿貌厚,汝谨视之。”景宗遂养以为子。而据司马光《涑水记闻》记载:周王(赵佑)将生,诏选孕妇朱氏以备乳母。已而生男,真宗取视之,曰:“此儿丰盈,亦有福相,留宫中娱皇子。”皇子七岁薨,真宗以其儿赐内侍省都知(宦官首领,相当于大内总管)张景宗为养子,名曰茂实。虽然记载略有出入,但说的是同一件事:赵佑将要降生时,宋真宗给他找了个乳母(朱氏),不久乳母也生了个儿子,宋真宗见了说:“这孩子白白胖胖的,也是有福之相,就留在宫中陪皇子玩儿吧。”

    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乳母朱氏的来历。按说给皇子找乳母,一定要层层筛选、严格把关,断不会将皇子交给来历不明之人。二是张茂实的生父究竟是谁,宋朝早已不是“只知有母”的时代,不可能无缘无故冒出一个孩子来。关于前者,《涑水记闻》不小心道出一点实情:马军副都指挥使张茂实,其父先朝大阉也。世传先朝尝以宫人赐之,生茂实。原来朱氏的身份为“宫人”,也就是宫女。宋代对太监比较宽厚仁慈,允许职位高且年长的太监娶妻、养义子。朱氏是宋真宗赐给张景宗的“妻子”,谁知出宫不久她竟然怀了孕。张景宗是“大阉”,不可能让朱氏怀孕的。他又是有身份的人,心甘情愿戴绿帽子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张茂实的生父最有可能是宋真宗。宋真宗即位(至道三年三月)前后,因缘际会临幸了朱氏,谁知朱氏竟怀上了“龙种”。皇帝是要讲面子的,居丧期间临幸父亲的宫女,传扬出去会成为特大丑闻。为避免落下笑柄,宋真宗便趁即位后“加恩”之机,将朱氏赐予宦官张景宗(史书记载,至道三年五月,出宫女)。)

    正是因为这层特殊关系,才有了张茂实出生后,宋真宗“取而视之”,反复叮嘱张景宗“汝谨视之”,并让他长期生活在宫中。正是因为这层特殊关系,才有了张茂实出生后,宋真宗“取而视之”,反复叮嘱张景宗“汝谨视之”,并让他长期生活在宫中。这也有可能是,日后赵恒说的,和刘绥之间的秘密之一。)

    “一天天的做什么呢!”我立即站了出来,朝着那群嚼舌根的奴婢们大喊道。

    那群奴婢大惊,立即作鸟兽散。

    我叹了一口气,朝离走去。

    我也就只能管这么多了。

    刘绥已经去世了,陛下遵她的遗诏,尊我为皇太后,为了区别,称我为保庆皇太后。

    章献明肃皇后遗诏,命我与皇帝同议军国大事。但我对国家政治不感兴趣,喜欢专心修身养性,只是捐赠钱物修建了道观禅院。

    我管不了什么事情了,当刘绥选的郭皇后因为和尚、杨二位美人争宠而误伤了官家,官家要废后,我极力阻拦,还把那两位美人给赶了出去。

    但是官家终究没有听我的,皇后还是废了。

    我看着已经长大成人的我亲手养大的孩子,慢慢的合上了眼睛。

    景祐三年(1036年),杨太后去世,时年五十三岁,葬于真宗赵恒永定陵西北隅。

    (全文完)

    http://www.minguoqiren.la/xs/90178/3368674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inguoqiren.la。民国奇人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minguoqiren.la
江唯林南烟大唐扫把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