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漫不经心的炫耀
民国奇人小说小说推荐阅读:讨逆、封侯、大秦:不装了,你爹我是秦始皇、我的谍战岁月、朕就是亡国之君、攻掠天下、唐人的餐桌、唐骑、我的公公叫康熙、再世为皇秦云萧淑妃、三国请回答!崩坏的三国演义、北宋大相公、我的亮剑生涯
“这枚假银币是怎么做出来的?”朱翊钧拿着手中的那个假的银币,打量了很久,这玩意儿有点怪,实在是太精美了,如果银币作假到这种地步,大明的钱法,这还没上路就得夭折。
“工匠花了一个月的时间雕刻出来的。”王国光揭晓了谜题,不是轧印,是雕刻。
“原来如此,大司徒费心了。”朱翊钧立刻意识到了自己干了什么。
把王国光精心准备的入阁政治许诺的演说,用直觉给破坏了,怪不得王国光一脸绷不住的模样,精细设计败给了吝啬鬼的天赋异禀。
他真的不是故意的,只是对金银之物天然敏锐罢了。
王国光本来想用银币、银锭和假银锭来告诉大明皇帝,白银为何无法充当货币。
铅锡铜合金质地极硬,为了搞那么真的假银币,王国光费了天大的劲儿,要知道给铅锡铜印花真的太难太难了,他给皇帝呈送的根本不是印花,而是用的手工雕刻的手法,达到一种以假乱真的效果做出来的。
制作这么一枚假银币的工本费,就远远超过了一两银子的价值。
结果到了皇帝手里没多久,就凭借不能言表的愉悦感给破解了,明明没什么差别,但是皇帝硬生生的感觉出来了,王国光去哪里说理去?
皇帝的天赋异禀打乱了王国光的叙事结构,但他还是把自己想说的说明白了。
白银更加确切的说是银锭,不适合做为通用货币使用,因为不适合贸易的根本,交换。
白银太过于贵重,而且容易仿造,造假极多,充斥在市场上的假银锭阻碍了大明商品的交换,进而阻碍了大明小农经济向商品经济蜕变的进程,而银币不会,因为真正的白银延展性极好,可以印花,制造出极为精美的银币,可以充分履行货币的职责。
这就是王国光从大明猪圈里的白银谈起,势要豪右、富商巨贾囤银子,不是主动而是被动,因为他们也不确信自己用货物一定能获得真金白银,索性直接埋进土里囤积起来,这是万历五年十二月,这个时候违约的成本实在是太低了,欺骗之后逃之夭夭,极难寻觅。
从最开始铸币的时候,户部、工部、内帑都不断的强调,铸币不精美,不如不铸币。
银币的防伪不是依靠它可以吹响,而是依靠它精美的花纹,因为其他金属没有这么好的延展性,不容易印花,就是比重相同,手感相同,但是因为延展性的缘故,精美的花纹才是它最大的防伪之处。
大明的铸币轧机用的是水力螺旋轧机,可以施加巨大的压力在银条上压出精美的花纹,想要达到这种效果,当下大明唯有朝廷有这种能力。
王国光也宣布了自己入阁的政治宣言,他要将大明的白银全都变成可以流通的货币,这样一来,一条鞭法才有施政的基础。
朱翊钧详细的听完了王国光的奏禀,对王国光的奏疏非常赞同,铸币的过程,大明可以收取铸币税。
铸币税,就是在铸币过程中的火耗,大明的银币的白银含量为九成,添加进去的铅锡铜就是利钱,如果大明狠狠心,可以往下降一点,甚至做成铅锡铜内芯,外面蒙皮,就看朝廷的财政状况了,朝廷财政状态良好,铸币的白银含量高,朝廷财政状态糜烂,那铸币的白银含量就低。
两宋用实践证明过,降低贵金属含量的铸币,完全是在自掘坟墓,因为货币的贵金属含量,在当下就是朝廷信誉的代表。
北宋时候,朝廷铸铜钱一年超过五十亿枚,到了末年的时候,宋徽宗赵佶,就让蔡京一步步的降低铜钱中铜的含量,增加铁的含量,后来干脆全部铸造铁钱,慢慢的连铁钱都不铸了,开始用钱引、交子对下收割,朝廷的信用开始破产。
这个信誉崩溃的过程有点像大明宝钞贬值到擦屁股都嫌硬的过程。
王国光说了很多铸币的好处,有规范样式、便于流通、大利商贸、利于大明小农经济蜕变、促进商业发展,要说货币的作用,王国光能三天三夜说不完,对于大明几近于糜烂的财经事务而言,能铸出来银币已经是极好的了,因为在此之前,大明并没有实质性的货币。
大明每年铸铜钱两千万枚,大约相当于两万贯,也就是两万两银子,根本无法满足大规模流通需求,只有永乐年间曾经大量铸钱,比如织田信长的族徽就是永乐通宝。
能铸银币已经是老祖宗烧高香,祖坟冒青烟了。
大明福建有银山,银的含量极低,就这还闹出了叶宗留-邓茂七的民乱,那是正统十三年,一场由福建波及五省之地的百万之众的巨大民乱,其规模甚至超过了黄巢当年搞出的动静。
大明一共两次主少国疑,一次是正统年间的明英宗,三杨辅政,一次是万历年间,张居正辅国。
朱翊钧始终觉得历史给三杨太多的赞誉,三杨并没有教育好明英宗,更没有留下一个鼎盛的大明朝,远不如张璁、张居正当国时的成就。
人家张居正给朱翊钧留下了能霍霍三十年的遗产,三杨留给明英宗的可是个千疮百孔,国事危如累卵的大明朝,都是文臣,三杨饱受赞誉,张居正居然混了个褒贬不一。
大明全境一年能出十万两白银,这都算是丰年了,这点银子根本不够用了发行货币。
现在得益于海外白银的输入,大明终于将白银货币化提上了日程,而负责这一切的是新入阁的大司徒王国光。
杨博曾经说过,王国光慎独,就是特立独行,志向高洁不愿意与旁人同流合污,他就是想做自己的事儿,他的主张是国富民强,而不是富国强兵,和张居正的新政有重合的地方,是同志、同行、同乐之人。
杨博说张四维首鼠两端不为人臣,说葛守礼憨直,说王国光慎独,杨博看人真的很准。
朱翊钧和王国光聊了很久,才确定了扩大铸钱的规模,将兵仗局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从每年五十万银币的规模,在五年的时间内,升级到每年一百五十万银币,同时加大对云南滇铜的开采力度,将铸铜钱的规模从现在的每年三千万钱,在五年的时间内提升到每年三十亿钱,而滇铜的开采和铸钱,需要黔国公府的支持。
王希元前往云南任巡按主持滇铜之事,黔国公已经表态,全力支持,而且从王希元的奏疏上来看,黔国公府真的在全力支持开采滇铜,要人给人、要粮给粮,平整官道驿路、疏浚水路、遣使与土司苗民沟通有无,确保滇铜顺利开采还出滇铸钱。
黔国公府考虑的和当地势要豪右的完全不同,黔国公府的权力来自于大明皇帝的册封,如何通过开采滇铜,增加朝廷在云南的影响力,是黔国公府首先考虑的问题。
因为在云南,大明朝廷的影响力,实际上是通过黔国公府实现的,大明朝廷在云南的影响力越大,黔国公府的收益也就越大,交通、经济、文化等等,朝廷和黔国公府是互利共生的关系,云南郡县属于中原王朝得从忽必烈攻破大理算起。
在忽必烈灭大理之前,云南这个地方,一直属于外藩,云南这块地方归属于中国的时间,不过区区三百年,这还要算上胡元宽纵统治离散状态,除去胡元宽纵统治,云南地方,隶属于中国不过两百余年,比安南国隶属于中国的时间还短。
在大明初建的时候,云南仍有大量的土司,而这些土司在这两百余年的时间里,随着黔国公府的日拱一卒已经逐渐消亡。
大明强,则黔国公府强,大明弱,则黔国公府弱,大明亡,则黔国公府亡,这是大明朝廷和黔国公府的关系,也是大明朝廷和吕宋总督府、长崎总督府的关系。
共兴衰、同荣辱。
这是开海过程中的制度探索的过程,这对皇帝而言是极其枯燥无聊的,云南、吕宋、长崎,都远在天边,甚至这辈子朱翊钧都不会过去看看,讨论一个只存在于堪舆图和奏疏里的地方,实在是有些高谈阔论。
制度探索,也是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这也就是为何国姓正茂老是给皇帝送美女的原因之一,皇帝虽然到不了吕宋,但是知道吕宋现状的女子,是陛下的枕边人,那么吕宋在皇帝的眼里,会更加真实几分。
王国光通过经济的手段在进步的集权,集权,是帝制之下制度设计的必然。
朱翊钧让冯保送走了两位臣子,单独留下了侯于赵,然后带侯于赵来到了宝岐司,宝岐司有多种农作物,五年如一日,朱翊钧都在亲事农桑,亲自侍弄这些花农作物,他已经从那个养绿萝都会死的种植黑户成为了农学家。
在这个年代,朱翊钧自称自己是农学家,一点都不过分,他已经将徐贞明注解的所有农书看完,并且校对,徐贞明一直在对甘薯经修修补补,对甘薯的定位仍然十分明确,是救荒粮,是补充作物。
而徐贞明的研究重点,从甘薯也开始转移到了稻谷,稻谷的改良要比徐贞明想象的要难,而且是难得多,徐贞明打算用一生去追寻稻谷谷种的改良。
侯于赵作为屯耕大家和徐贞明这个农学家有很多共同话题可以聊,朱翊钧默默的离开,没有打扰两人。
农桑之事,是朱翊钧最保守的领域,他总是那么小心翼翼的,推动着农桑的进步。
民以食为天。
朱翊钧回到了广寒殿,坐在御书房的书桌上,拿出了一封信,信是戚继光写给小皇帝的,时隔半个月多,戚继光终于写了封信给皇帝,解释了自己为何要进军应昌。
在戚继光看来,哪怕是把他戚继光、李如松、陈大成、麻锦、万余精锐都葬送到了应昌,能换来大鲜卑山山道的完全控制权,对大明而言,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戚继光送到皇宫的是书信,不是奏疏,不走兵部,不过内阁,是私人信件,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私下沟通。
是朱翊钧先给戚继光写信的,戚继光不在京师,朱翊钧就会一月三份书信给戚继光,唠叨自己的习武进度,碎碎念一些贱儒的恶心,碎碎念一些朝中党争。
写信,是朱翊钧从张居正那里学来的,一种非正式沟通的手段,这些书信是不为人知的,不被古今通集库收录的私人信件。
戚继光在书信里提到了金国末年的一支奇兵,忠孝军。
忠孝军是在金国末年组建的,金国的历史,大明读过的都少之又少,甚至连金国本身,都显得很陌生。
金国起于辽东,灭掉辽国后,再灭北宋,俘虏了宋徽宗和宋钦宗,占据了秦岭淮河以北的大片疆域。
成吉思汗起于漠北,不断吞并草原诸多部落,对金国不断攻伐,金国丢了自己的龙兴之地辽东,龟缩于关内,不敢擅动,面对成吉思汗的攻伐,金国选择当了缩头乌龟。
金哀宗登基称帝,面临的是一个满目疮痍的朝局,为了救亡图存,金哀宗立刻废除了权奸,整饬军务,富国强兵,而忠孝军自此建立。
忠孝军在遴选上,就是用归正人,也就是从蒙古统治区域逃入金国的回纥、乃满、羌、浑、汉人构成,这些人和蒙古人有血海深仇,最高编制为七千人,增月给三倍他军,军饷是其他军队的三倍,是金国的募兵制大成者。
而忠孝军的战绩是极为辉煌的,大昌原之战、卫州之战、倒回古之战,屡战屡胜,对蒙古的战绩很强,对宋的战绩也很强,唐州之战、归德之战,都给南宋军打懵了。
军士精锐、器仗坚整、军饷充盈,则战力恒强。
忠孝军的统帅,完颜陈和尚,更是在那个蒙、金、宋三国混战的年代里,少有的兵家,他帐下的忠孝军军纪严明,勇于作战,所过之处,秋毫不犯,深得民心,其军纪堪比俗称岳家军的神武后军,和戚继光帐下南兵军纪几乎相同,是金哀宗所依仗的强横劲旅。
然而,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忠孝军屡立奇功,仍然难以挽回金国日薄西山的国势,三峰山一战,天不假时,完颜陈和尚率部战死,忠孝军阵亡大半,自此金国灭亡成了时间问题。
忠孝军一直在胜,它不能败,因为忠孝军一败,则所有凝聚起来的人心就会彻底崩解。
戚继光帐下领着十八两军饷的南兵,和这支忠孝军高度相似,军士精锐、器仗坚整、军饷充盈,战力恒强,同样,他手中的六千南兵,和七千忠孝军的命运也很相同,忠孝军不能败,因为败了人心就散了,戚家军(六千南兵)也不能败,因为败了,大明真的有可能亡国。
戚继光在蓟州任总兵的时候,使命是拒敌,就是阻拦胡虏入寇,是震慑北虏,他不能出塞作战,因为他是张居正创造出来的军事神话,是震慑北虏的凶器,一旦戚家军的不败金身破了,那时候穷的连皇陵都得欠款的大明,真的挡不住俺答汗、土蛮汗的两路进攻。
戚继光解释自己之所以要进兵应昌,是因为现在他可以败了,因为震慑胡虏不再是他这个人不败金身的神话故事,而是大明强横的国力、充盈的国库、堆积的粮草和凝聚的人心。
他不再是那个擎天柱,对于一些战略上的冒险,就可以尝试了,大明也有这种底气尝试。
这封信的主要内容就是,戚继光告诉皇帝,他,其实没那么重要。
忠孝军再厉害也有败的那天,戚家军再强悍也有输的时候,大明现在输得起。
就像洪武年间,徐达、李文忠、冯胜三路大军攻伐岭北和林,旨在永清漠北,彻底消灭胡元政权,结果徐达大败而归,李文忠不赔不赚,只有冯胜获胜,大明在洪武五年输了,可是在洪武二十一年,蓝玉进攻捕鱼儿海,彻底击垮了胡元政权,把胡元的皇帝号彻底打没了。
大明输得起,是戚继光最想看到的局面。
当然,李如松的这次追击战打的实在太漂亮了,让这次的进军更像是戚继光本人料事如神。
朱翊钧看完了书信,略显疑惑的说道:“朕怎么觉得戚帅这是在炫耀啊,张大伴,你看,戚帅这意思是不是说:我本来打算要败的,结果轻轻松松的就赢下来了。”
张宏笑着说道:“陛下啊,拥有军事天赋的人在战场上打仗,那发生什么都不稀奇,北虏看起来弱,那是面对戚帅时候弱。”
“戚帅就这个意思:我还没用力,他们就倒下了。”
“看似漫不经心、实则炫耀之意,这不是戚帅故意的,谁让戚帅有军事天赋呢。”
“张大伴,你说朕有没有军事天赋?”朱翊钧略显蠢蠢欲动。
张宏经过了深思熟虑后,选择实话实说,十分直接了当说道:“陛下的政治天赋是元辅先生肯定过的,陛下的政治天赋是元辅先生跑去西山的底气。”
“岔开话题!军事天赋呢?答非所问,张宏!直接回答朕!”朱翊钧十分不满的敲了敲桌子,这个张宏也学会贱儒那套避而不谈了。
张宏见无法躲开,只好十分确定的说道:“陛下,臣不能讨论一个不存在的问题,国之九经,行之者一,信实而已。”
“张宏,你没有恭顺之心!”朱翊钧拍桌而起,气呼呼的说道:“没有军事天赋怎么了!怎么了!”
“也没什么嘛,没什么的,有军事天赋的人,为朕所用就是了。”
“张大伴你说是吧,军事天赋这东西也没什么的,本来就不多,用武之地还不是得投献皇帝才能展布,对吧?”
张宏不住的点头说道:“啊,对对对。”
“敷衍。”朱翊钧又拿起了戚继光的书信美滋滋的看了起来,他的心情很好,并没有因为自己军事天赋为零,有任何的不满情绪,甚至是嫉妒。
他是皇帝,又不是征北大将军。
张宏笑了笑,其实皇帝陛下的性格真的很好,对美好的事儿喜欢,对丑陋的事儿厌恶,对好消息开心,对坏消息生气,戚继光的书信入朝,大捷的消息传回,陛下一直在笑,笑的真心实意,笑的阳光灿烂。
陛下真的很简单,很容易看得懂。
当皇帝当然有很多的活法,比如嘉靖皇帝的天威不可测,廷议都是那个小铜锤不停地敲,什么意思全靠朝臣们去猜,那是一种活法,陛下这种什么情绪都写在脸上,也是一种活法。
陛下能活的这么肆意,这离不开文张武戚。
农夫朱翊钧在年前又去了一趟讲武学堂,和俞大猷聊了很久关于讲武学堂的庶弁将、掌令官遴选,这次会宁卫大捷,立功的军士有优先权,至于武勋的孩子,愿意吃苦可以入学堂,来者不拒,考核不过,就不要掌兵了,当个混吃等死的武勋也行,朝廷不缺他们一碗饭。
腊月二十三日,朱翊钧的右臂已经完全好了,经过解刳院大医官的会诊,确定陛下在西山袭杀案的负伤已经完全修养好了,但是他前往西山宜城伯府的时候,依旧没有骑马,而是选择了大驾玉辂,就是天子车驾,而不是骑马。
因为京师也下了雪,不适合骑马。
车驾缓缓的停到了宜城伯府门前,只有游七在门前恭候,却没有张居正的身影。
朱翊钧这次带了一堆的年货,这要过年了,他来拜谒自然要带着礼物。
“先生呢?”朱翊钧有些奇怪,张居正的礼数向来周全,今天怎么没有在门外恭候圣驾?
游七跪在地上,一脸为难的说道:“先生天亮才睡下,陛下给臣的旨意是先生丁忧期间,以先生修养身体为第一要务,先生给臣下令,让臣通禀陛下前来的消息,臣思前想后,还是以陛下旨意为准。”
“免礼免礼,跪着作甚?你做的好!先生现在丁忧,当然以修养身体为宜,先生昨日是不是又熬了大夜?”朱翊钧清楚游七为何这么做。
张居正有个坏毛病,就是熬夜,有些事想不明白会跟自己置气,成宿成宿睡不着,长此以往导致了迷走神经痛,一到夜里二更天就会突然惊醒,而后就再睡不着。
张居正这个病是自己跟自己较劲儿弄出来的,这个毛病经过这几个月的调理已经好多了,但还是偶尔会复发。
“陛下英明。”游七擦了一把冷汗,京师大雪,宫里的小黄门也没过来告知,腊月二十三繁忙的陛下是否前来,张居正昨日还在念叨,又因为一些别的事儿,旧病复发,这天亮才睡下,睡下后宦官才通知皇帝要来。
皇帝的命令和先生的命令产生了冲突,游七选择了听皇帝的,皇帝也是为了张居正的身体。
朱翊钧满是轻松的走进了宜城伯府,转转悠悠的到了文昌阁暖阁的书房,张居正躺在躺椅上睡着了,暖阁比较暖和,而且躺椅上铺着褥子,还盖着被子,倒是不会风寒。
朱翊钧想了想,低声跟张宏交待了几声,张宏满脸的为难,但还是去取了毛笔,将染料晕染开来,朱翊钧满脸坏笑的拿起了手中的毛笔,在张居正的脸上画起了画。
一朵大大的菊花,在大约一刻钟的时间内画好。
“画的怎么样?”朱翊钧提笔,十分满意自己的画作。
“栩栩如生!”冯保对皇帝的画技非常的赞同,他十分担心的说道:“就是先生醒了,怕是要生气的。”
“他生气能怎样,还能打朕不成?”朱翊钧掐着腰十分肆意的说道:“毛笔是冯保拿来的,染料是张宏晕染的,画是朕画的!先生生气,咱们仨,人人有份!”
没过多久,张居正的眼球开始转动,根据解刳院的最新研究成果,人在快要醒来的时候,有个快速眼动期,朱翊钧一看张居正要睡醒了,用力的摁住了笑意。
“陛下?”张居正一睁开眼看到小皇帝,就完全醒了,赶忙站起身来,俯首见礼说道:“参见陛下,陛下驾到,臣未能远迎,臣罪该万死。”
“哈哈哈!”朱翊钧看着张居正顶着一个菊花脸,一板一眼的行礼请罪,就立刻笑出了声来,笑的声音越来越大,都快笑岔气了,连张宏和冯保都咬着牙,不让自己笑的那么明显。
张居正满脸的迷茫,小皇帝这在笑什么?
游七拿了面镜子来,张居正一看,呆若木鸡,他脸一下子就变得通红,嘟嘟囔囔、支支吾吾的说道:“这这这…我我我…陛下,这实在是有辱斯文,有辱斯文啊,臣,臣去洗了再来觐见。”
张居正这个老先生急匆匆的走了,到了盥洗房盥洗,张居正发誓,他这辈子都没这么狼狈过!从来没有!狼狈到说话都有些结巴了。
但是洗着洗着张居正倒是笑了出来,稍显轻松的回到了暖阁,再次觐见了陛下,至于陛下开的玩笑,本就无伤大雅,见到的也只有皇帝、两位大珰和游七罢了。
“先生莫要生气,莫要生气,气大伤身。”朱翊钧终于止住了笑意。
“臣没有生气。”张居正极为感慨的说道:“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会宁卫大捷消息传回京师,臣闻讯欢欣鼓舞,倒是解开了臣的一个心病,陛下现在终于多了几分少年心性。”
什么年纪办什么事,陛下这个年纪正是少年时,可是很多时候,做事比他这个老先生还要沉稳,这种沉稳是对国朝是幸运,对皇帝本人是一种不幸。
显然,这次会宁卫大捷,让陛下真的开朗了许多。
求月票,嗷呜!!!!!!!!!!
(本章完)
http://www.minguoqiren.la/xs/85015/3237848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inguoqiren.la。民国奇人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minguoqiren.la
“工匠花了一个月的时间雕刻出来的。”王国光揭晓了谜题,不是轧印,是雕刻。
“原来如此,大司徒费心了。”朱翊钧立刻意识到了自己干了什么。
把王国光精心准备的入阁政治许诺的演说,用直觉给破坏了,怪不得王国光一脸绷不住的模样,精细设计败给了吝啬鬼的天赋异禀。
他真的不是故意的,只是对金银之物天然敏锐罢了。
王国光本来想用银币、银锭和假银锭来告诉大明皇帝,白银为何无法充当货币。
铅锡铜合金质地极硬,为了搞那么真的假银币,王国光费了天大的劲儿,要知道给铅锡铜印花真的太难太难了,他给皇帝呈送的根本不是印花,而是用的手工雕刻的手法,达到一种以假乱真的效果做出来的。
制作这么一枚假银币的工本费,就远远超过了一两银子的价值。
结果到了皇帝手里没多久,就凭借不能言表的愉悦感给破解了,明明没什么差别,但是皇帝硬生生的感觉出来了,王国光去哪里说理去?
皇帝的天赋异禀打乱了王国光的叙事结构,但他还是把自己想说的说明白了。
白银更加确切的说是银锭,不适合做为通用货币使用,因为不适合贸易的根本,交换。
白银太过于贵重,而且容易仿造,造假极多,充斥在市场上的假银锭阻碍了大明商品的交换,进而阻碍了大明小农经济向商品经济蜕变的进程,而银币不会,因为真正的白银延展性极好,可以印花,制造出极为精美的银币,可以充分履行货币的职责。
这就是王国光从大明猪圈里的白银谈起,势要豪右、富商巨贾囤银子,不是主动而是被动,因为他们也不确信自己用货物一定能获得真金白银,索性直接埋进土里囤积起来,这是万历五年十二月,这个时候违约的成本实在是太低了,欺骗之后逃之夭夭,极难寻觅。
从最开始铸币的时候,户部、工部、内帑都不断的强调,铸币不精美,不如不铸币。
银币的防伪不是依靠它可以吹响,而是依靠它精美的花纹,因为其他金属没有这么好的延展性,不容易印花,就是比重相同,手感相同,但是因为延展性的缘故,精美的花纹才是它最大的防伪之处。
大明的铸币轧机用的是水力螺旋轧机,可以施加巨大的压力在银条上压出精美的花纹,想要达到这种效果,当下大明唯有朝廷有这种能力。
王国光也宣布了自己入阁的政治宣言,他要将大明的白银全都变成可以流通的货币,这样一来,一条鞭法才有施政的基础。
朱翊钧详细的听完了王国光的奏禀,对王国光的奏疏非常赞同,铸币的过程,大明可以收取铸币税。
铸币税,就是在铸币过程中的火耗,大明的银币的白银含量为九成,添加进去的铅锡铜就是利钱,如果大明狠狠心,可以往下降一点,甚至做成铅锡铜内芯,外面蒙皮,就看朝廷的财政状况了,朝廷财政状态良好,铸币的白银含量高,朝廷财政状态糜烂,那铸币的白银含量就低。
两宋用实践证明过,降低贵金属含量的铸币,完全是在自掘坟墓,因为货币的贵金属含量,在当下就是朝廷信誉的代表。
北宋时候,朝廷铸铜钱一年超过五十亿枚,到了末年的时候,宋徽宗赵佶,就让蔡京一步步的降低铜钱中铜的含量,增加铁的含量,后来干脆全部铸造铁钱,慢慢的连铁钱都不铸了,开始用钱引、交子对下收割,朝廷的信用开始破产。
这个信誉崩溃的过程有点像大明宝钞贬值到擦屁股都嫌硬的过程。
王国光说了很多铸币的好处,有规范样式、便于流通、大利商贸、利于大明小农经济蜕变、促进商业发展,要说货币的作用,王国光能三天三夜说不完,对于大明几近于糜烂的财经事务而言,能铸出来银币已经是极好的了,因为在此之前,大明并没有实质性的货币。
大明每年铸铜钱两千万枚,大约相当于两万贯,也就是两万两银子,根本无法满足大规模流通需求,只有永乐年间曾经大量铸钱,比如织田信长的族徽就是永乐通宝。
能铸银币已经是老祖宗烧高香,祖坟冒青烟了。
大明福建有银山,银的含量极低,就这还闹出了叶宗留-邓茂七的民乱,那是正统十三年,一场由福建波及五省之地的百万之众的巨大民乱,其规模甚至超过了黄巢当年搞出的动静。
大明一共两次主少国疑,一次是正统年间的明英宗,三杨辅政,一次是万历年间,张居正辅国。
朱翊钧始终觉得历史给三杨太多的赞誉,三杨并没有教育好明英宗,更没有留下一个鼎盛的大明朝,远不如张璁、张居正当国时的成就。
人家张居正给朱翊钧留下了能霍霍三十年的遗产,三杨留给明英宗的可是个千疮百孔,国事危如累卵的大明朝,都是文臣,三杨饱受赞誉,张居正居然混了个褒贬不一。
大明全境一年能出十万两白银,这都算是丰年了,这点银子根本不够用了发行货币。
现在得益于海外白银的输入,大明终于将白银货币化提上了日程,而负责这一切的是新入阁的大司徒王国光。
杨博曾经说过,王国光慎独,就是特立独行,志向高洁不愿意与旁人同流合污,他就是想做自己的事儿,他的主张是国富民强,而不是富国强兵,和张居正的新政有重合的地方,是同志、同行、同乐之人。
杨博说张四维首鼠两端不为人臣,说葛守礼憨直,说王国光慎独,杨博看人真的很准。
朱翊钧和王国光聊了很久,才确定了扩大铸钱的规模,将兵仗局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从每年五十万银币的规模,在五年的时间内,升级到每年一百五十万银币,同时加大对云南滇铜的开采力度,将铸铜钱的规模从现在的每年三千万钱,在五年的时间内提升到每年三十亿钱,而滇铜的开采和铸钱,需要黔国公府的支持。
王希元前往云南任巡按主持滇铜之事,黔国公已经表态,全力支持,而且从王希元的奏疏上来看,黔国公府真的在全力支持开采滇铜,要人给人、要粮给粮,平整官道驿路、疏浚水路、遣使与土司苗民沟通有无,确保滇铜顺利开采还出滇铸钱。
黔国公府考虑的和当地势要豪右的完全不同,黔国公府的权力来自于大明皇帝的册封,如何通过开采滇铜,增加朝廷在云南的影响力,是黔国公府首先考虑的问题。
因为在云南,大明朝廷的影响力,实际上是通过黔国公府实现的,大明朝廷在云南的影响力越大,黔国公府的收益也就越大,交通、经济、文化等等,朝廷和黔国公府是互利共生的关系,云南郡县属于中原王朝得从忽必烈攻破大理算起。
在忽必烈灭大理之前,云南这个地方,一直属于外藩,云南这块地方归属于中国的时间,不过区区三百年,这还要算上胡元宽纵统治离散状态,除去胡元宽纵统治,云南地方,隶属于中国不过两百余年,比安南国隶属于中国的时间还短。
在大明初建的时候,云南仍有大量的土司,而这些土司在这两百余年的时间里,随着黔国公府的日拱一卒已经逐渐消亡。
大明强,则黔国公府强,大明弱,则黔国公府弱,大明亡,则黔国公府亡,这是大明朝廷和黔国公府的关系,也是大明朝廷和吕宋总督府、长崎总督府的关系。
共兴衰、同荣辱。
这是开海过程中的制度探索的过程,这对皇帝而言是极其枯燥无聊的,云南、吕宋、长崎,都远在天边,甚至这辈子朱翊钧都不会过去看看,讨论一个只存在于堪舆图和奏疏里的地方,实在是有些高谈阔论。
制度探索,也是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这也就是为何国姓正茂老是给皇帝送美女的原因之一,皇帝虽然到不了吕宋,但是知道吕宋现状的女子,是陛下的枕边人,那么吕宋在皇帝的眼里,会更加真实几分。
王国光通过经济的手段在进步的集权,集权,是帝制之下制度设计的必然。
朱翊钧让冯保送走了两位臣子,单独留下了侯于赵,然后带侯于赵来到了宝岐司,宝岐司有多种农作物,五年如一日,朱翊钧都在亲事农桑,亲自侍弄这些花农作物,他已经从那个养绿萝都会死的种植黑户成为了农学家。
在这个年代,朱翊钧自称自己是农学家,一点都不过分,他已经将徐贞明注解的所有农书看完,并且校对,徐贞明一直在对甘薯经修修补补,对甘薯的定位仍然十分明确,是救荒粮,是补充作物。
而徐贞明的研究重点,从甘薯也开始转移到了稻谷,稻谷的改良要比徐贞明想象的要难,而且是难得多,徐贞明打算用一生去追寻稻谷谷种的改良。
侯于赵作为屯耕大家和徐贞明这个农学家有很多共同话题可以聊,朱翊钧默默的离开,没有打扰两人。
农桑之事,是朱翊钧最保守的领域,他总是那么小心翼翼的,推动着农桑的进步。
民以食为天。
朱翊钧回到了广寒殿,坐在御书房的书桌上,拿出了一封信,信是戚继光写给小皇帝的,时隔半个月多,戚继光终于写了封信给皇帝,解释了自己为何要进军应昌。
在戚继光看来,哪怕是把他戚继光、李如松、陈大成、麻锦、万余精锐都葬送到了应昌,能换来大鲜卑山山道的完全控制权,对大明而言,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戚继光送到皇宫的是书信,不是奏疏,不走兵部,不过内阁,是私人信件,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私下沟通。
是朱翊钧先给戚继光写信的,戚继光不在京师,朱翊钧就会一月三份书信给戚继光,唠叨自己的习武进度,碎碎念一些贱儒的恶心,碎碎念一些朝中党争。
写信,是朱翊钧从张居正那里学来的,一种非正式沟通的手段,这些书信是不为人知的,不被古今通集库收录的私人信件。
戚继光在书信里提到了金国末年的一支奇兵,忠孝军。
忠孝军是在金国末年组建的,金国的历史,大明读过的都少之又少,甚至连金国本身,都显得很陌生。
金国起于辽东,灭掉辽国后,再灭北宋,俘虏了宋徽宗和宋钦宗,占据了秦岭淮河以北的大片疆域。
成吉思汗起于漠北,不断吞并草原诸多部落,对金国不断攻伐,金国丢了自己的龙兴之地辽东,龟缩于关内,不敢擅动,面对成吉思汗的攻伐,金国选择当了缩头乌龟。
金哀宗登基称帝,面临的是一个满目疮痍的朝局,为了救亡图存,金哀宗立刻废除了权奸,整饬军务,富国强兵,而忠孝军自此建立。
忠孝军在遴选上,就是用归正人,也就是从蒙古统治区域逃入金国的回纥、乃满、羌、浑、汉人构成,这些人和蒙古人有血海深仇,最高编制为七千人,增月给三倍他军,军饷是其他军队的三倍,是金国的募兵制大成者。
而忠孝军的战绩是极为辉煌的,大昌原之战、卫州之战、倒回古之战,屡战屡胜,对蒙古的战绩很强,对宋的战绩也很强,唐州之战、归德之战,都给南宋军打懵了。
军士精锐、器仗坚整、军饷充盈,则战力恒强。
忠孝军的统帅,完颜陈和尚,更是在那个蒙、金、宋三国混战的年代里,少有的兵家,他帐下的忠孝军军纪严明,勇于作战,所过之处,秋毫不犯,深得民心,其军纪堪比俗称岳家军的神武后军,和戚继光帐下南兵军纪几乎相同,是金哀宗所依仗的强横劲旅。
然而,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忠孝军屡立奇功,仍然难以挽回金国日薄西山的国势,三峰山一战,天不假时,完颜陈和尚率部战死,忠孝军阵亡大半,自此金国灭亡成了时间问题。
忠孝军一直在胜,它不能败,因为忠孝军一败,则所有凝聚起来的人心就会彻底崩解。
戚继光帐下领着十八两军饷的南兵,和这支忠孝军高度相似,军士精锐、器仗坚整、军饷充盈,战力恒强,同样,他手中的六千南兵,和七千忠孝军的命运也很相同,忠孝军不能败,因为败了人心就散了,戚家军(六千南兵)也不能败,因为败了,大明真的有可能亡国。
戚继光在蓟州任总兵的时候,使命是拒敌,就是阻拦胡虏入寇,是震慑北虏,他不能出塞作战,因为他是张居正创造出来的军事神话,是震慑北虏的凶器,一旦戚家军的不败金身破了,那时候穷的连皇陵都得欠款的大明,真的挡不住俺答汗、土蛮汗的两路进攻。
戚继光解释自己之所以要进兵应昌,是因为现在他可以败了,因为震慑胡虏不再是他这个人不败金身的神话故事,而是大明强横的国力、充盈的国库、堆积的粮草和凝聚的人心。
他不再是那个擎天柱,对于一些战略上的冒险,就可以尝试了,大明也有这种底气尝试。
这封信的主要内容就是,戚继光告诉皇帝,他,其实没那么重要。
忠孝军再厉害也有败的那天,戚家军再强悍也有输的时候,大明现在输得起。
就像洪武年间,徐达、李文忠、冯胜三路大军攻伐岭北和林,旨在永清漠北,彻底消灭胡元政权,结果徐达大败而归,李文忠不赔不赚,只有冯胜获胜,大明在洪武五年输了,可是在洪武二十一年,蓝玉进攻捕鱼儿海,彻底击垮了胡元政权,把胡元的皇帝号彻底打没了。
大明输得起,是戚继光最想看到的局面。
当然,李如松的这次追击战打的实在太漂亮了,让这次的进军更像是戚继光本人料事如神。
朱翊钧看完了书信,略显疑惑的说道:“朕怎么觉得戚帅这是在炫耀啊,张大伴,你看,戚帅这意思是不是说:我本来打算要败的,结果轻轻松松的就赢下来了。”
张宏笑着说道:“陛下啊,拥有军事天赋的人在战场上打仗,那发生什么都不稀奇,北虏看起来弱,那是面对戚帅时候弱。”
“戚帅就这个意思:我还没用力,他们就倒下了。”
“看似漫不经心、实则炫耀之意,这不是戚帅故意的,谁让戚帅有军事天赋呢。”
“张大伴,你说朕有没有军事天赋?”朱翊钧略显蠢蠢欲动。
张宏经过了深思熟虑后,选择实话实说,十分直接了当说道:“陛下的政治天赋是元辅先生肯定过的,陛下的政治天赋是元辅先生跑去西山的底气。”
“岔开话题!军事天赋呢?答非所问,张宏!直接回答朕!”朱翊钧十分不满的敲了敲桌子,这个张宏也学会贱儒那套避而不谈了。
张宏见无法躲开,只好十分确定的说道:“陛下,臣不能讨论一个不存在的问题,国之九经,行之者一,信实而已。”
“张宏,你没有恭顺之心!”朱翊钧拍桌而起,气呼呼的说道:“没有军事天赋怎么了!怎么了!”
“也没什么嘛,没什么的,有军事天赋的人,为朕所用就是了。”
“张大伴你说是吧,军事天赋这东西也没什么的,本来就不多,用武之地还不是得投献皇帝才能展布,对吧?”
张宏不住的点头说道:“啊,对对对。”
“敷衍。”朱翊钧又拿起了戚继光的书信美滋滋的看了起来,他的心情很好,并没有因为自己军事天赋为零,有任何的不满情绪,甚至是嫉妒。
他是皇帝,又不是征北大将军。
张宏笑了笑,其实皇帝陛下的性格真的很好,对美好的事儿喜欢,对丑陋的事儿厌恶,对好消息开心,对坏消息生气,戚继光的书信入朝,大捷的消息传回,陛下一直在笑,笑的真心实意,笑的阳光灿烂。
陛下真的很简单,很容易看得懂。
当皇帝当然有很多的活法,比如嘉靖皇帝的天威不可测,廷议都是那个小铜锤不停地敲,什么意思全靠朝臣们去猜,那是一种活法,陛下这种什么情绪都写在脸上,也是一种活法。
陛下能活的这么肆意,这离不开文张武戚。
农夫朱翊钧在年前又去了一趟讲武学堂,和俞大猷聊了很久关于讲武学堂的庶弁将、掌令官遴选,这次会宁卫大捷,立功的军士有优先权,至于武勋的孩子,愿意吃苦可以入学堂,来者不拒,考核不过,就不要掌兵了,当个混吃等死的武勋也行,朝廷不缺他们一碗饭。
腊月二十三日,朱翊钧的右臂已经完全好了,经过解刳院大医官的会诊,确定陛下在西山袭杀案的负伤已经完全修养好了,但是他前往西山宜城伯府的时候,依旧没有骑马,而是选择了大驾玉辂,就是天子车驾,而不是骑马。
因为京师也下了雪,不适合骑马。
车驾缓缓的停到了宜城伯府门前,只有游七在门前恭候,却没有张居正的身影。
朱翊钧这次带了一堆的年货,这要过年了,他来拜谒自然要带着礼物。
“先生呢?”朱翊钧有些奇怪,张居正的礼数向来周全,今天怎么没有在门外恭候圣驾?
游七跪在地上,一脸为难的说道:“先生天亮才睡下,陛下给臣的旨意是先生丁忧期间,以先生修养身体为第一要务,先生给臣下令,让臣通禀陛下前来的消息,臣思前想后,还是以陛下旨意为准。”
“免礼免礼,跪着作甚?你做的好!先生现在丁忧,当然以修养身体为宜,先生昨日是不是又熬了大夜?”朱翊钧清楚游七为何这么做。
张居正有个坏毛病,就是熬夜,有些事想不明白会跟自己置气,成宿成宿睡不着,长此以往导致了迷走神经痛,一到夜里二更天就会突然惊醒,而后就再睡不着。
张居正这个病是自己跟自己较劲儿弄出来的,这个毛病经过这几个月的调理已经好多了,但还是偶尔会复发。
“陛下英明。”游七擦了一把冷汗,京师大雪,宫里的小黄门也没过来告知,腊月二十三繁忙的陛下是否前来,张居正昨日还在念叨,又因为一些别的事儿,旧病复发,这天亮才睡下,睡下后宦官才通知皇帝要来。
皇帝的命令和先生的命令产生了冲突,游七选择了听皇帝的,皇帝也是为了张居正的身体。
朱翊钧满是轻松的走进了宜城伯府,转转悠悠的到了文昌阁暖阁的书房,张居正躺在躺椅上睡着了,暖阁比较暖和,而且躺椅上铺着褥子,还盖着被子,倒是不会风寒。
朱翊钧想了想,低声跟张宏交待了几声,张宏满脸的为难,但还是去取了毛笔,将染料晕染开来,朱翊钧满脸坏笑的拿起了手中的毛笔,在张居正的脸上画起了画。
一朵大大的菊花,在大约一刻钟的时间内画好。
“画的怎么样?”朱翊钧提笔,十分满意自己的画作。
“栩栩如生!”冯保对皇帝的画技非常的赞同,他十分担心的说道:“就是先生醒了,怕是要生气的。”
“他生气能怎样,还能打朕不成?”朱翊钧掐着腰十分肆意的说道:“毛笔是冯保拿来的,染料是张宏晕染的,画是朕画的!先生生气,咱们仨,人人有份!”
没过多久,张居正的眼球开始转动,根据解刳院的最新研究成果,人在快要醒来的时候,有个快速眼动期,朱翊钧一看张居正要睡醒了,用力的摁住了笑意。
“陛下?”张居正一睁开眼看到小皇帝,就完全醒了,赶忙站起身来,俯首见礼说道:“参见陛下,陛下驾到,臣未能远迎,臣罪该万死。”
“哈哈哈!”朱翊钧看着张居正顶着一个菊花脸,一板一眼的行礼请罪,就立刻笑出了声来,笑的声音越来越大,都快笑岔气了,连张宏和冯保都咬着牙,不让自己笑的那么明显。
张居正满脸的迷茫,小皇帝这在笑什么?
游七拿了面镜子来,张居正一看,呆若木鸡,他脸一下子就变得通红,嘟嘟囔囔、支支吾吾的说道:“这这这…我我我…陛下,这实在是有辱斯文,有辱斯文啊,臣,臣去洗了再来觐见。”
张居正这个老先生急匆匆的走了,到了盥洗房盥洗,张居正发誓,他这辈子都没这么狼狈过!从来没有!狼狈到说话都有些结巴了。
但是洗着洗着张居正倒是笑了出来,稍显轻松的回到了暖阁,再次觐见了陛下,至于陛下开的玩笑,本就无伤大雅,见到的也只有皇帝、两位大珰和游七罢了。
“先生莫要生气,莫要生气,气大伤身。”朱翊钧终于止住了笑意。
“臣没有生气。”张居正极为感慨的说道:“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会宁卫大捷消息传回京师,臣闻讯欢欣鼓舞,倒是解开了臣的一个心病,陛下现在终于多了几分少年心性。”
什么年纪办什么事,陛下这个年纪正是少年时,可是很多时候,做事比他这个老先生还要沉稳,这种沉稳是对国朝是幸运,对皇帝本人是一种不幸。
显然,这次会宁卫大捷,让陛下真的开朗了许多。
求月票,嗷呜!!!!!!!!!!
(本章完)
http://www.minguoqiren.la/xs/85015/3237848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inguoqiren.la。民国奇人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minguoqiren.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