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康熙,你的洋师傅都是帝国主义!(求订阅,求月票)
民国奇人小说小说推荐阅读:讨逆、封侯、大秦:不装了,你爹我是秦始皇、我的谍战岁月、朕就是亡国之君、攻掠天下、唐人的餐桌、唐骑、我的公公叫康熙、再世为皇秦云萧淑妃、三国请回答!崩坏的三国演义、北宋大相公、我的亮剑生涯
当葡萄牙澳门总督施波治和代理澳门主教罗文藻乘坐一艘葡萄牙桨帆船穿过伶仃洋抵达香岛的时候,香岛北部海湾当中,正停泊着数十条大型鸟船。而在香岛北岸某处海滩附近,已经出现了一座巨大的工地。
香岛在八年前还是一个香料走私贸易中心,现在虽然已经荒废,但基础还在——还有平整过的土地,还有被火烧过的残垣断壁,还有破烂的码头。而这一切,现在都成了“大明南洋通商大臣”吴三畏在香岛立足的基础。
而被吴三畏从温州裹挟来的第一代香岛人,现在已经热火朝天的在一大片废墟上建设他们的新家园了!
一座海边城堡的地基已经被整理出来了,地基周围还用木栅栏围了一圈,还挖掘了浅浅的壕沟,用来防备清军偷袭的望楼也在附近的高低上搭建了起来。
在木栅栏圈起来的地盘上,穿着圆领长衣戴着红色风帽的官吏们,正指挥着充当小工的说温州话的香岛人在清理荒废的建筑,他们将在这片废墟基础上修建自己的家园!
而被清理出来的各种建筑材料,还有从水路运来的物资,以及从附近山里取来的木料,则堆放在空旷的地方,还有拿着毛笔和账册的账房先生在那里负责清点登记和重新分发。
“南洋大臣城寨”内还搭起了一排排的帐篷,有些帐篷里面居住的是单身的士兵,还有一些则有家眷居住,它们之间还修了道栅栏,免得两边互相打扰。
若干顶帐篷又组成了一个小帐篷群,帐篷群之间,还用道路分隔。
一切看上去都是那样井然有序。
码头已经被修复到了勉强可用的地步,红布裹头的红巾军们,也在军官的带领下,一部分还在继续施工,一部分则船上船下地奔走,将各种各样的物品从一条条可以塞进不少货物的鸟船上搬下来,再装上马车,送往“南洋大臣城寨”中存放。
吴三畏这个“吴三桂之弟”,还有那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港岛鳌拜”,都是耿精忠和陈永华扶植起来的,自然得到了靖南王府的供应。在撤出瑞安的时候,又把能带走的物资都带走了。所以这会儿从船上搬运下来的东西五花八门,极为丰富。从粮草、布匹、工具、车马等等直到枪炮火药,几乎应有尽有。
另外,这些红巾军的衣甲旗帜也相当鲜明!码头上和栅栏圈周围旗幡招展,而正在执行警戒任务的红巾军,则人人都披坚执锐,看上去就训练有素。
穿过“南洋大臣城寨”,在“城寨”北面,还有一片平整的土地被用作了校场,施波治、罗文藻抵达的时候,吴三畏和何天然正顶着大太阳在那儿练兵呢!
差不多有两千名披挂整齐的红巾兵在旗号和金鼓的指挥下不断变化队形,一会儿是四个营方阵,一会儿是一个标横阵,一会儿有变成了标纵队,开始绕着校场联系行军。
虽然队形还不是很严整,变阵的时候还有点混乱,但谁都能看出,这些红巾兵的士气很高,而且也在努力训练!
南洋大臣吴三畏和他的副手香岛总兵何天然的兴致看上去也很高,两人在一座位于校场边缘,紧挨着城寨的大帐篷内接见了葡萄牙澳门总督和代理主教。
不管是吴三畏还是何天然,都是官腔十足,一看就知道已经混迹官场多年了。
在会谈现场还有一个来自大员岛,穿着明朝式样官服,名叫周述节的年轻官员充当拉丁文翻译,另外还有几个师爷打扮的人负责记录。
一切看着都很正规绝对不像是骗子。
这下施波治和罗文藻都放心了,就开始跟吴三畏打听“条约”的事儿了。
“南洋大臣.大老爷,在下冒昧请教,您真是西王殿下的兄弟?”
说话的是澳门代理主教罗文藻,他是个上了年纪的天主教神甫,今年已经五十五岁了,明朝的时候就加入了多明我会,还一度跟随汤若望在北京传教,认识不少明廷的官员,后来又和清朝派在广东的官员交际,还在广州见过尚可喜。不过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尊称“南洋大臣”.明清两代都没这官啊!所以干脆就在南洋大臣后面加了个“大老爷”,以示尊敬。
来自大员岛,家里面几代都从事“海上零元购”和“拦路收费”服务的延平王府通事(翻译官)周述节则笑着对罗文藻道:“罗神甫,您可以称乎南洋大臣为‘宣抚’或‘宣帅’,因为南洋大臣不仅管理通商和外交事务,还有宣抚和保护大明在南洋的各个藩属国所以算是帅臣!”
吴三畏笑道:“施军门,罗主持,本官是不是西王的弟弟,清廷的邸报上已经说了吧?你们可别和本官说你们没看到过。”
天主教澳门主教府主持的是整个中国教区的业务,当然也包括搜集中国国内的情报,不仅会通过各种渠道搞到清廷的邸报,而且还和南怀仁保持直接的联络——南怀仁虽然是清朝的官员,但他真正效忠的是罗马教宗!
所以吴三畏和吴三桂的兄弟关系,罗文藻早就通过阅读邸报和南怀仁的通报,完全掌握了。
他刚才的问题,不过是最后再确认一下!
“宣帅,”罗文藻笑道,“如此说来,您完全可以代表西王殿下了?”
吴三畏道:“本官当然可以代表家兄,就如罗主持你可以代表罗马教廷法王,如同施军门可以代表弗朗机葡国大王一样!”
听吴三畏这么一说,罗文藻也有点心虚他可代表不了罗马法王克莱门十世,因为他根本不是澳门主教,他只是个代理。
想到这里,他就用葡萄牙语对施波治“施军门”说:“总督,他应该是真正的吴三畏.西王吴三桂的兄弟!”
施波治一听这话,马上站起身给吴三畏鞠了一躬,然后郑重地用拉丁文说:“未来中国皇帝的弟弟,我代表葡萄牙国王陛下向您表示最真诚的敬意,并且希望在未来,当鞑靼朝廷被您和您的兄长所建立的朝廷取代时,葡萄牙王国和中国之间可以进行完全自由的贸易希望天主教会,也可以自由地在中国传播主的福音。”
“宣帅,”周述节也懂葡萄牙语,马上将施波治的话翻译成了汉话,“这个洋军门称您是皇帝的弟弟,还代表葡国大王向您请安,还希望西王当了天下主后葡国商人可以在咱中国自由来去做买卖,还希望天主教会将来可以在咱中国自由化缘忽悠人。”
一旁的何天然插话道:“自由买卖和自由化缘当然都是可以的,不过得先签订一个条约.得规定葡国和罗马教会要怎么帮助咱大明反对鞑虏!
还得写明了葡国和罗马教会卖我们多少火炮、火枪、火药、战船,给咱提供多少教头,给咱提供多少清廷的情报将来咱大军北伐的时候,葡国和罗马教会又能提供多少战船帮咱从海上运兵,直抵辽东的鞑子老巢!
这些事儿如果不能白字黑字都写好了咱们可不能把那个啥独占的自由贸易权和传教权都交给他们!这好处可不能白给!”
吴三畏点点头,“何总戎说得对.是得白纸黑字订个约,有了条约,我王兄才能诏准啊!要不没个条约,空口白话的怎么算?而且这条约还得拿去给葡国大王和罗马法王签字画押。”
他的话又被罗文藻翻译成了葡萄牙语,施波治本来就想和吴三畏签个条约没个条约,他也不能向上边报功啊!
总不能说和吴三桂的兄弟一起在关二爷和耶稣爷像前赌咒发誓了吧?
想到这里,施波治就对罗文藻道:“神甫,请您问一问他们,他们是否准备好了条约的草案?”
罗文藻于是就问:“宣帅、总戎,伱们准备签个什么样的约?可准备了草案?”
“都准备好了!”吴三畏笑着对周述节道,“周通事,把条约草案拿给罗主持看吧!如果施军门和罗主持都没有异议那咱们就先草签一下。”
“是!”
条约当然已经准备好了!
而且还非常正式,一式两份,都已经写在卷轴上了,而且还留下了书写拉丁文版条约文本的地方。
至于条约的内容,那也是相当缜密而且合理的。
主要就是两三大部分,一部分是目前可以立即达成的交易——主要就是采购军火、雇佣教官。
吴三畏这边希望可以马上得到一批红衣大炮、重型火枪、马匹和火药,还希望得到炮术教官,并且愿意支付丝绸和白糖作为报酬。
第二部分则是大明西王方面对罗马教会、葡国长期合作的要求——主要就是长期的军火合同,通过南怀仁等传教士获取清廷的情报,以及在将来雇佣葡萄牙水师帮助运送西王吴三桂的陆军走海路北上直抵辽东、燕云!
第三部分则是大明西王在北伐胜利后,可以给予罗马教会、葡国两方面的回报.包括短期的金钱和长期的贸易、传教特权。
总之,这份条约的草案看上去是非常合理的!简直就是葡萄牙人和天主教会梦寐以求的!
而只要这份条约文本被草签之后送到北京,摆在康熙的案头,南怀仁大概就要掉脑袋了!
而收回濠澳葡萄牙据点的圣旨,大概也会很快送到王辅臣、尚可喜和朱国治这边了.
当何天然带着葡萄牙澳门总督施波治和天主教澳门代理主教罗文藻草签的《香岛条约》草案,抵达肇庆的时候,这一切的幕后黑手王忠孝正忙着办学呢!
他现在可不急着去香山开办什么粤海关衙门因为他知道这个衙门现在就算开出来,也没什么用。因为葡萄牙人和尚可喜的“合法走私”贸易已经搞了好几年了。
你突然来个衙门要收关税,谁会愿意给银子?
大不了换个地方继续“合法走私”呗,广府沿海那么多地方,都是尚可喜的天下,王忠孝想要都拿下了可没那么容易!
所以,他在康熙十一年春节前的主要工作计划,就是把精武学堂和维新书院这两个教人造反的学堂给理顺了。
而他办学的思路也是挺清奇的,他把两个学堂都分成了“外门”、“内门”、“真传”三个部分!
每个部分教得本事都不一样,老师也不一样,使用的课本也不一样。
其中维新学堂的外门,主要就是培养“基层小师爷”的——清朝的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只能用稀烂来形容!当然了,明朝也差不多.
而王忠孝的前世那可是为人民服务多年的当然知道“基层小师爷”是很重要的,你上面的大老爷再能干,再想为民做主,没有下面人帮着办事儿,就什么都干不了了。
譬如王辅臣这个总督衙门里面就他一个“有编”的,其他都是大师爷、小师爷和“官白劳”,如果没有大小师爷,就他一个人怎么当这个总督?
而好的师爷.在清朝初年,那可是妥妥的高端人才!
通常是用师傅带徒弟的办法,由老师爷带小师爷.由于明朝传下来的师爷中绍籍最多,再加上绍兴在明末清初的大乱中遭难较少,保存下来的读书人比较多,在进入清朝后又失去了大部分的税收特权,不能仗着功名分润国家的税款了。所以大家就都去拜师傅当师爷了,久而久之,绍兴师爷就垄断了官场,形成了“无绍不成幕”的官场生态。
不过这么一搞,实际统治大清国地方的人,也就变成了.绍兴人!
这帮绍兴人掌着官员的权,大把捞钱,但又不必承担官员的责任——他们就是师爷嘛!官员贪赃枉法,怎么能让师爷顶罪?
另外,由于师爷没有正式的编制,所以他们理论上要官员自己掏钱来雇佣!
可大清官员的俸禄才多少?能请几个师爷?
如王辅臣这样的总督,无论有没有养廉银子,也不可能自己养整套总督衙门的机构吧?这个总督衙门相当于后世的大军区加地区“大局”,那得多少官员?靠一个总督的收入怎么样?那必须得贪污
所以清朝的官不贪是不可能的而这种官场的生态,对于基层治理而言,简直就是无解的毒药!
不过王忠孝现在却有解决办法!
他的办法,首先就是通过维新学堂的外门,大批培养堪用的“基层小师爷”,然后把他们挂在总督衙门相应的科房下面,由总督衙门给他们开工资,再让总督衙门派他们去地方任职。
这样只需要王辅臣的总督衙门有办法搞钱,下面的官员就有了“不贪”的可能——可不贪而为官,再提什么吏治清明吧,要不然都是自欺欺人。
而维新学堂的“内门”,则是培养“高级师爷”和革命者的他们要学的不仅仅是钱谷、刑名等实用知识,还要学习新儒学,也就是《明夷待访录》、《天下为公论》、《天朝田亩制度》这些东西。
另外,他们还得加入天地会,成为反清复明的中坚力量!
至于“真传”弟子,则是内门弟子中的杰出分子,他们会成为王忠孝本人的弟子,在接受内门教育的同时,还会跟随王忠孝学习更加高深的学问譬如数学和格物之学!
至于精武学堂,情况也类似,外门弟子就学武艺和低级的军事指挥,将来可以出任个小军官。内门弟子则要学习《明夷待访录》、《天下为公论》、《天朝田亩制度》.以后有机会担任更高的职位。而且他们也得加入天地会!
而真传弟子,同样是从精武堂内门中选出的,也是王忠孝的学生,一样要学习数学、格物等方面的知识。
(本章完)
http://www.minguoqiren.la/xs/83544/3100823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inguoqiren.la。民国奇人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minguoqiren.la
香岛在八年前还是一个香料走私贸易中心,现在虽然已经荒废,但基础还在——还有平整过的土地,还有被火烧过的残垣断壁,还有破烂的码头。而这一切,现在都成了“大明南洋通商大臣”吴三畏在香岛立足的基础。
而被吴三畏从温州裹挟来的第一代香岛人,现在已经热火朝天的在一大片废墟上建设他们的新家园了!
一座海边城堡的地基已经被整理出来了,地基周围还用木栅栏围了一圈,还挖掘了浅浅的壕沟,用来防备清军偷袭的望楼也在附近的高低上搭建了起来。
在木栅栏圈起来的地盘上,穿着圆领长衣戴着红色风帽的官吏们,正指挥着充当小工的说温州话的香岛人在清理荒废的建筑,他们将在这片废墟基础上修建自己的家园!
而被清理出来的各种建筑材料,还有从水路运来的物资,以及从附近山里取来的木料,则堆放在空旷的地方,还有拿着毛笔和账册的账房先生在那里负责清点登记和重新分发。
“南洋大臣城寨”内还搭起了一排排的帐篷,有些帐篷里面居住的是单身的士兵,还有一些则有家眷居住,它们之间还修了道栅栏,免得两边互相打扰。
若干顶帐篷又组成了一个小帐篷群,帐篷群之间,还用道路分隔。
一切看上去都是那样井然有序。
码头已经被修复到了勉强可用的地步,红布裹头的红巾军们,也在军官的带领下,一部分还在继续施工,一部分则船上船下地奔走,将各种各样的物品从一条条可以塞进不少货物的鸟船上搬下来,再装上马车,送往“南洋大臣城寨”中存放。
吴三畏这个“吴三桂之弟”,还有那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港岛鳌拜”,都是耿精忠和陈永华扶植起来的,自然得到了靖南王府的供应。在撤出瑞安的时候,又把能带走的物资都带走了。所以这会儿从船上搬运下来的东西五花八门,极为丰富。从粮草、布匹、工具、车马等等直到枪炮火药,几乎应有尽有。
另外,这些红巾军的衣甲旗帜也相当鲜明!码头上和栅栏圈周围旗幡招展,而正在执行警戒任务的红巾军,则人人都披坚执锐,看上去就训练有素。
穿过“南洋大臣城寨”,在“城寨”北面,还有一片平整的土地被用作了校场,施波治、罗文藻抵达的时候,吴三畏和何天然正顶着大太阳在那儿练兵呢!
差不多有两千名披挂整齐的红巾兵在旗号和金鼓的指挥下不断变化队形,一会儿是四个营方阵,一会儿是一个标横阵,一会儿有变成了标纵队,开始绕着校场联系行军。
虽然队形还不是很严整,变阵的时候还有点混乱,但谁都能看出,这些红巾兵的士气很高,而且也在努力训练!
南洋大臣吴三畏和他的副手香岛总兵何天然的兴致看上去也很高,两人在一座位于校场边缘,紧挨着城寨的大帐篷内接见了葡萄牙澳门总督和代理主教。
不管是吴三畏还是何天然,都是官腔十足,一看就知道已经混迹官场多年了。
在会谈现场还有一个来自大员岛,穿着明朝式样官服,名叫周述节的年轻官员充当拉丁文翻译,另外还有几个师爷打扮的人负责记录。
一切看着都很正规绝对不像是骗子。
这下施波治和罗文藻都放心了,就开始跟吴三畏打听“条约”的事儿了。
“南洋大臣.大老爷,在下冒昧请教,您真是西王殿下的兄弟?”
说话的是澳门代理主教罗文藻,他是个上了年纪的天主教神甫,今年已经五十五岁了,明朝的时候就加入了多明我会,还一度跟随汤若望在北京传教,认识不少明廷的官员,后来又和清朝派在广东的官员交际,还在广州见过尚可喜。不过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尊称“南洋大臣”.明清两代都没这官啊!所以干脆就在南洋大臣后面加了个“大老爷”,以示尊敬。
来自大员岛,家里面几代都从事“海上零元购”和“拦路收费”服务的延平王府通事(翻译官)周述节则笑着对罗文藻道:“罗神甫,您可以称乎南洋大臣为‘宣抚’或‘宣帅’,因为南洋大臣不仅管理通商和外交事务,还有宣抚和保护大明在南洋的各个藩属国所以算是帅臣!”
吴三畏笑道:“施军门,罗主持,本官是不是西王的弟弟,清廷的邸报上已经说了吧?你们可别和本官说你们没看到过。”
天主教澳门主教府主持的是整个中国教区的业务,当然也包括搜集中国国内的情报,不仅会通过各种渠道搞到清廷的邸报,而且还和南怀仁保持直接的联络——南怀仁虽然是清朝的官员,但他真正效忠的是罗马教宗!
所以吴三畏和吴三桂的兄弟关系,罗文藻早就通过阅读邸报和南怀仁的通报,完全掌握了。
他刚才的问题,不过是最后再确认一下!
“宣帅,”罗文藻笑道,“如此说来,您完全可以代表西王殿下了?”
吴三畏道:“本官当然可以代表家兄,就如罗主持你可以代表罗马教廷法王,如同施军门可以代表弗朗机葡国大王一样!”
听吴三畏这么一说,罗文藻也有点心虚他可代表不了罗马法王克莱门十世,因为他根本不是澳门主教,他只是个代理。
想到这里,他就用葡萄牙语对施波治“施军门”说:“总督,他应该是真正的吴三畏.西王吴三桂的兄弟!”
施波治一听这话,马上站起身给吴三畏鞠了一躬,然后郑重地用拉丁文说:“未来中国皇帝的弟弟,我代表葡萄牙国王陛下向您表示最真诚的敬意,并且希望在未来,当鞑靼朝廷被您和您的兄长所建立的朝廷取代时,葡萄牙王国和中国之间可以进行完全自由的贸易希望天主教会,也可以自由地在中国传播主的福音。”
“宣帅,”周述节也懂葡萄牙语,马上将施波治的话翻译成了汉话,“这个洋军门称您是皇帝的弟弟,还代表葡国大王向您请安,还希望西王当了天下主后葡国商人可以在咱中国自由来去做买卖,还希望天主教会将来可以在咱中国自由化缘忽悠人。”
一旁的何天然插话道:“自由买卖和自由化缘当然都是可以的,不过得先签订一个条约.得规定葡国和罗马教会要怎么帮助咱大明反对鞑虏!
还得写明了葡国和罗马教会卖我们多少火炮、火枪、火药、战船,给咱提供多少教头,给咱提供多少清廷的情报将来咱大军北伐的时候,葡国和罗马教会又能提供多少战船帮咱从海上运兵,直抵辽东的鞑子老巢!
这些事儿如果不能白字黑字都写好了咱们可不能把那个啥独占的自由贸易权和传教权都交给他们!这好处可不能白给!”
吴三畏点点头,“何总戎说得对.是得白纸黑字订个约,有了条约,我王兄才能诏准啊!要不没个条约,空口白话的怎么算?而且这条约还得拿去给葡国大王和罗马法王签字画押。”
他的话又被罗文藻翻译成了葡萄牙语,施波治本来就想和吴三畏签个条约没个条约,他也不能向上边报功啊!
总不能说和吴三桂的兄弟一起在关二爷和耶稣爷像前赌咒发誓了吧?
想到这里,施波治就对罗文藻道:“神甫,请您问一问他们,他们是否准备好了条约的草案?”
罗文藻于是就问:“宣帅、总戎,伱们准备签个什么样的约?可准备了草案?”
“都准备好了!”吴三畏笑着对周述节道,“周通事,把条约草案拿给罗主持看吧!如果施军门和罗主持都没有异议那咱们就先草签一下。”
“是!”
条约当然已经准备好了!
而且还非常正式,一式两份,都已经写在卷轴上了,而且还留下了书写拉丁文版条约文本的地方。
至于条约的内容,那也是相当缜密而且合理的。
主要就是两三大部分,一部分是目前可以立即达成的交易——主要就是采购军火、雇佣教官。
吴三畏这边希望可以马上得到一批红衣大炮、重型火枪、马匹和火药,还希望得到炮术教官,并且愿意支付丝绸和白糖作为报酬。
第二部分则是大明西王方面对罗马教会、葡国长期合作的要求——主要就是长期的军火合同,通过南怀仁等传教士获取清廷的情报,以及在将来雇佣葡萄牙水师帮助运送西王吴三桂的陆军走海路北上直抵辽东、燕云!
第三部分则是大明西王在北伐胜利后,可以给予罗马教会、葡国两方面的回报.包括短期的金钱和长期的贸易、传教特权。
总之,这份条约的草案看上去是非常合理的!简直就是葡萄牙人和天主教会梦寐以求的!
而只要这份条约文本被草签之后送到北京,摆在康熙的案头,南怀仁大概就要掉脑袋了!
而收回濠澳葡萄牙据点的圣旨,大概也会很快送到王辅臣、尚可喜和朱国治这边了.
当何天然带着葡萄牙澳门总督施波治和天主教澳门代理主教罗文藻草签的《香岛条约》草案,抵达肇庆的时候,这一切的幕后黑手王忠孝正忙着办学呢!
他现在可不急着去香山开办什么粤海关衙门因为他知道这个衙门现在就算开出来,也没什么用。因为葡萄牙人和尚可喜的“合法走私”贸易已经搞了好几年了。
你突然来个衙门要收关税,谁会愿意给银子?
大不了换个地方继续“合法走私”呗,广府沿海那么多地方,都是尚可喜的天下,王忠孝想要都拿下了可没那么容易!
所以,他在康熙十一年春节前的主要工作计划,就是把精武学堂和维新书院这两个教人造反的学堂给理顺了。
而他办学的思路也是挺清奇的,他把两个学堂都分成了“外门”、“内门”、“真传”三个部分!
每个部分教得本事都不一样,老师也不一样,使用的课本也不一样。
其中维新学堂的外门,主要就是培养“基层小师爷”的——清朝的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只能用稀烂来形容!当然了,明朝也差不多.
而王忠孝的前世那可是为人民服务多年的当然知道“基层小师爷”是很重要的,你上面的大老爷再能干,再想为民做主,没有下面人帮着办事儿,就什么都干不了了。
譬如王辅臣这个总督衙门里面就他一个“有编”的,其他都是大师爷、小师爷和“官白劳”,如果没有大小师爷,就他一个人怎么当这个总督?
而好的师爷.在清朝初年,那可是妥妥的高端人才!
通常是用师傅带徒弟的办法,由老师爷带小师爷.由于明朝传下来的师爷中绍籍最多,再加上绍兴在明末清初的大乱中遭难较少,保存下来的读书人比较多,在进入清朝后又失去了大部分的税收特权,不能仗着功名分润国家的税款了。所以大家就都去拜师傅当师爷了,久而久之,绍兴师爷就垄断了官场,形成了“无绍不成幕”的官场生态。
不过这么一搞,实际统治大清国地方的人,也就变成了.绍兴人!
这帮绍兴人掌着官员的权,大把捞钱,但又不必承担官员的责任——他们就是师爷嘛!官员贪赃枉法,怎么能让师爷顶罪?
另外,由于师爷没有正式的编制,所以他们理论上要官员自己掏钱来雇佣!
可大清官员的俸禄才多少?能请几个师爷?
如王辅臣这样的总督,无论有没有养廉银子,也不可能自己养整套总督衙门的机构吧?这个总督衙门相当于后世的大军区加地区“大局”,那得多少官员?靠一个总督的收入怎么样?那必须得贪污
所以清朝的官不贪是不可能的而这种官场的生态,对于基层治理而言,简直就是无解的毒药!
不过王忠孝现在却有解决办法!
他的办法,首先就是通过维新学堂的外门,大批培养堪用的“基层小师爷”,然后把他们挂在总督衙门相应的科房下面,由总督衙门给他们开工资,再让总督衙门派他们去地方任职。
这样只需要王辅臣的总督衙门有办法搞钱,下面的官员就有了“不贪”的可能——可不贪而为官,再提什么吏治清明吧,要不然都是自欺欺人。
而维新学堂的“内门”,则是培养“高级师爷”和革命者的他们要学的不仅仅是钱谷、刑名等实用知识,还要学习新儒学,也就是《明夷待访录》、《天下为公论》、《天朝田亩制度》这些东西。
另外,他们还得加入天地会,成为反清复明的中坚力量!
至于“真传”弟子,则是内门弟子中的杰出分子,他们会成为王忠孝本人的弟子,在接受内门教育的同时,还会跟随王忠孝学习更加高深的学问譬如数学和格物之学!
至于精武学堂,情况也类似,外门弟子就学武艺和低级的军事指挥,将来可以出任个小军官。内门弟子则要学习《明夷待访录》、《天下为公论》、《天朝田亩制度》.以后有机会担任更高的职位。而且他们也得加入天地会!
而真传弟子,同样是从精武堂内门中选出的,也是王忠孝的学生,一样要学习数学、格物等方面的知识。
(本章完)
http://www.minguoqiren.la/xs/83544/3100823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inguoqiren.la。民国奇人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minguoqiren.la